鄧達智
疫情前,聖誕節(jié),跟同伴前往倫敦,跟當(dāng)?shù)氐募胰艘黄疬^節(jié)。在下倫敦上過課,生活過,感受過交通比較呆滯,天氣比較濕寒,食物比較一般,12月或雨、或霧、或雪,無幾天陽光普照的實情,也無特別反感。
同伴帶點埋怨:下次再揀冬天來倫敦,拜託,請勿打擾我!
疫情之後,去年6月再返倫敦探望家人與朋友。外甥女安排好在Woolwich地鐵站接待,然後開車回去格林尼治(那些年電臺廣播:格林威治標(biāo)準(zhǔn)時間的「威」音,深入民心……錯!錯!錯!讀Greenwich去W音,從N唸,粵音讀法應(yīng)為「格林尼治」,而非「格林威治」,英式教育那麼多年,何解港人英語水平一般般?從學(xué)?;蛎耖g教育開始,並不全心全力教好,糊混且過了事)。從機場搭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臨終前,剛好主持以她之名命名的地鐵Elizabeth Line啟用儀式的新線路,以為一車即過,無須轉(zhuǎn)車……先莫開心,英國鐵路及地鐵經(jīng)常性壞車或罷工是家常便飯。果然,車到Paddington站,廣播停駛。熟悉倫敦及懂英語還好,雖然轉(zhuǎn)車等車平白浪費超過45分鐘,總算到埗??蓱z那些不懂英語,年紀(jì)老邁碰上舊車站並無電梯服務(wù),又需提著既重且厚行李,茫茫然不知所措的遊客。
今次避開聖誕節(jié),提前在12月初到倫敦探望家人,以為避過聖誕人潮及一眾火車、地鐵、巴士例牌舉行的罷工行動,誰知倫敦的交通沒有最差,只有更差。大清早到達,外甥女開車來接,距離希斯路3號機場接車處2公里,因塞車延誤足足等了近2小時,那種寒風(fēng)中又濕又冷的等候,心情都一下間猶如被潑冰水。
正常情況,英國人的脾氣不差,起碼比較硬橋硬馬的德國人,或南歐熱情而且衝動的拉丁人優(yōu)勝。其實在各式生活壓力之下,尤其近年通貨膨脹情況,難民及新移民充斥,當(dāng)街當(dāng)巷偷搶手機、手袋無日無之、無時無刻,名牌大學(xué)生畢業(yè)成失業(yè)亦是常態(tài)。過馬路撞上轉(zhuǎn)燈,正在等候的車輛往往在過路人仍未走上行人路之前,立即開車撲上,那種隱藏在心口的各式怒氣沖沖借機發(fā)洩,誰都感覺到。
倫敦的街頭,滿布遊人之外,還有掃不盡的垃圾,政府銀根短缺,本來的民生服務(wù)無奈減省,清理街道人員減少,圖片所示的垃圾紙袋,是無良過路人隨便扔棄在咖啡室擺在店外的枱椅上,店員司空見慣,也沒好氣去處理,隨便棄置行人路上,這時節(jié)路人以千百計,見慣滿街垃圾,誰也不在乎,跨過垃圾繼續(xù)上路。這等現(xiàn)象,舊時環(huán)境雖然清貧,並不時常發(fā)生,如今卻變得極之普遍,無時無刻在發(fā)生。
評論